余姚“文献名邦”美誉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1/5/19 8:50:00


全国称为文献名邦的地方有:至圣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亚圣孟子的家乡山东邹县、云南原大理国的首都大理,还有就是余姚,也有说还有明清时期出会元、状元最多的苏州。

什么叫文献,有二种解释,一种是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另一种是朱熹所解释的:“文,典籍也,献,贤也。”我们这里说的文献是朱熹所解释的。所以,文献名邦就是文章典籍文物资料丰富,名贤硕儒众多而出了名的地方。

余姚称文献名邦,始见于谢迁的《归田稿》,其中有一篇《赠邑宰邱君陪召之京序》,序中说:“吾余姚已文献称久矣!……文献足徵之邦。”政协原副主席姜枝先晚年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到清初胥庭清到余姚任知县,知道余姚有文献名邦的称誉,认为实在难得,想写块匾额悬挂于县衙,于是发布文告,征求书法家挥毫,中选者予重赏。应征者甚多,胥庭清都不满意。一天,一个青年书生潜入县署后厅,挥毫写成“文献名邦”四个大字,悄然离云,胥看到后十分欣赏,但召之不来,访之不见,胥只好留下“学古”二字,以旌其庐。这个青年就是管家弄史家的史鸿。史鸿的字制成匾额挂于县署,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之后,黄宗羲七世孙黄炳垕等余姚一批读书人请书法家、余姚老乡翁庆龙重书,制成巨大匾额挂在县署头门,直到民国,因县署维修,匾额移到中山厅,姜老怕世事多变,拍了照片保存。民国三十年(1941),日本鬼子占领余姚,匾额损失。解放后,按姜老照片放大,刻匾挂在县署头门北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市政府搬迁拆下。胥庭清任知县时间是顺治六年到十一年(1649-1654),这说明在清初余姚已有文献名邦的称誉了。

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县康如琏为康熙《余姚县志?学校》写的卷首语中说:“况姚固文成之乡,其学术衣被天下,固为文献之邦乎。”康如琏说的是文献之邦。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康若瀛为乾隆《余姚县志》写的序言中,又提出了文献名邦,序言说:“余姚为文献名邦,藏书多蓄异本,嗜古殚见洽闻,堪资陬询。”从此以后,未见文献之邦的提法。余姚称文献名邦应该不是朝廷或上级政府的颁赐,否则不会出现二种提法,同时,到今天也没有发现御赐或上级颁赐的档案资料。一般认为是名流对余姚文教兴盛的赞誉,我在政协工作时,曾请教过姜老,他就这样认为。

余姚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原因,主要是:

一、文献著作、文献收藏和书籍收藏多

①从事学术研究(不包括文学作品)的人多,文献著作多。从资料查到,自三国到清,共269人,学术著作692种。

②文献收藏多。现在收藏以梨州文献馆最多,共3000多册,有些是珍本、孤本、异本,十分珍贵,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档案馆也有部分收藏。收藏文献内容:1、反映余姚人文历史的古籍文献资料,如各种旧志、历代名人年谱、家族宗谱等;2、古代姚籍文人硕儒的学术著作。

③藏书多。民国以前,余姚除县学有藏经阁,书院有藏书楼,没有公共图书馆,但个人藏书很普遍。个人藏书有藏书处名称的,明代有赵撝谦的考古台,孙氏的七千卷楼,吕本的御书楼,谢丕的钦纶阁,谢迪的袛训楼;清代有黄宗羲的续钞堂,诸来聘的昌古斋,曹辛雨的书屋,景辉的东白楼,吴以照的晚香楼,朱兰的四明阁,周宝辅二兄弟的沁庐,黄炳垕的留书种阁,诸九征的半草堂,钮石溪的世学楼,卢文照抱经楼等等,大量藏书但没有取楼阁名的藏书家,有王阳明、孙鐄、吕天成、邵曾可、高士奇、陈化一、邵晋涵、诸成景、郑雍谷、丁履泰、邵叶槐等等,规模较大的有五桂楼,仅次于天一阁,称“浙东第二藏书楼”,黄宗羲的续钞堂,黄宗羲一生钞书、卖书,“搜罗大江南殆遍”,清景辉的东白楼藏书也达数万卷。

二、余姚历来文教发达,读书人多,官宦多

明末清初绍兴人、学者张岱著有《夜航船》,这是一本百科全书,他在序言中说:“余因想五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学业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即《性理大全》)、《纲鉴》(即《通鉴纲目》),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职、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二脚书橱。”张岱的话有些夸张,但余姚读书人多,却是事实。

读书人多,出的名人、名儒、官员就多。以科举为例,从隋文帝开皇十八(598)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共1307年。余姚有资料可查共考中进士634人,其中状元5人:南宋莫子纯(城区人)、方山京(梁弄人)、明代谢迁(泗门人)、王华(城区人,王阳明之父)、韩应龙(城区人)。

考中进士的以明代最多,389人,占60%多,其中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就有17位余姚人中进士,占该科共录取320人的5.6%。因此,明代时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说。隋没有,唐3人,可能路远,参加考试人少,也可能资料不足,未查到。宋代124人,元朝7人。元朝共97年,前40年未开科举,后57年只开7科(次),每科只取50-100人,而且蒙汉二榜,汉人录取很少。

清朝101人,前期很少,因为清初余姚知识分子反清情绪浓烈,清兵南下,余姚孙嘉绩、熊汝霖首举义旗抗清,以后宁波、绍兴响应,余姚的黄宗羲、朱舜水都是反清的积极分子。以后清朝局势稳定了,余姚人参加科举的人就多起来了。科考中举的人多,当官的也多,在孙家境有二句民谚:“余姚孙家境,纱帽800顶”“一门三孝子,五代九尚书”。这一门是忠烈公孙燧一门。明代余姚出过三位阁老(明初废宰相,设大学士,亦称阁老):谢迁、吕本、孙如游。

科举时代,宁波全市6区5县市共中进士2432人,余姚占1/4强。明清时,名列三鼎甲的,《宁波市志》主编俞福海同志曾作过统计,情况如下:

明代

中状元:浙江20人  宁波6人   余姚3人

中榜眼:浙江19人  宁波10人  余姚2人

中探花:浙江15人  宁波6人   余姚2人

 

清代

中状元:浙江20人  宁波2人   余姚0人

中榜眼:浙江20人  宁波3人   余姚2人

中探花:浙江26人  宁波3人   余姚2人

除科举外,余姚被朝廷征辟(有真才实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朝廷直接征召)共有205人(重复不计),其中明代105人。有些人虽被征却不应,如严子陵,东汉光武帝召为谏议大夫,不应,去富春江钓鱼;朱舜水先后被征辟12次,不应。

三、历代名人多

民国十年(192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实际上是名人大辞典,录有余姚籍192人,还有外籍定居余姚的36人,共228人,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一套“十大”丛书,其中《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占2人(王阳明,黄宗羲),《中国十大史学家》余姚占1(黄宗羲)。宁波近年来开过几次浙东学术研讨会,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余姚的王、朱、黄和黄的学生、鄞县的万斯大、万斯同和黄的私塾弟子全祖望等人。

余姚历史上出过一批名门望族,之所以成为名门望族是因为家族内出了一批名人。如东汉至唐代的虞氏家族。郭沫若的《中国史稿》把余姚虞氏家族列为会稽虞、孔、贺三大家族之首,《三国志》《唐书》等正史中余姚虞氏家族列传的有23人,加上附传共有51人,其中封侯7人,官至三公九卿10多人,出任令守(地方官)的更多。学术、艺术成就,江南豪族无出其右。

民国十四年梁启超在《复余姚评论社论邵二云(即邵晋涵)学术》信中说了一段赞誉余姚人物的话:“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泽被全国及海东,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朱舜水以孤忠羁客开日本德川氏(日本江户藩主德川光国)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黄氏自忠端公(黄尊素,明末东林党骨干,黄宗羲之父,被权阉魏忠贤害死,后谥忠端)以风节厉世,梨洲晦木主一兄弟父子,为明清学术承先启后之重心,邵氏自鲁公念鲁公以迄二云,间世崛起,绵绵不绝。”

余姚名人众多,清时余姚广泛听取意见,定严子陵(前37-43)、王阳明(1472-1529)、朱舜水(1600-1682)、黄宗羲(1610-1695)为余姚四先贤,建了故里碑亭。严子陵是道学家,以高风亮节著称,没有留下著作,但成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传》中说到他写给侯霸复信中的二句话:“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可见他的风骨。北宋范仲淹知严州时,为严子陵祠写了《严先生祠堂记》,称赞严子陵:“云山茫茫,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三人都是中国顶尖人物,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如王阳明,日本阳明学学者高濑武次郎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伟业,殆无一不由王学所赐予。”朱舜水被称为日本的孔夫子。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中国三大思想家之一。余姚其他名人很多,请看《姚江文化丛书》的《姚江人物》上下卷,上卷写古代人物,下卷写近代人物,传记和简介共介绍150余人。

有次相关人士问起我余姚有二位皇后的事,我简单说一下。实际上余姚只有一位皇后,另一位是皇太后。

皇太后阮令瀛(474-540),南北朝时南朝梁元帝的生母,本姓石,父亲叫石灵宝,因家境清贫,由余姚寓居湖州武康,石令瀛很漂亮,原是南明齐始安王的王妃,始安王野心勃勃,想争皇位,起兵谋反,结果兵败被杀,石令瀛成了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东昏侯昏庸无道,大臣萧衍乘机灭掉南齐,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梁,萧衍登大宝,是为梁武帝。石令瀛又被梁武帝纳为“采女”(等级较低的妃子),生下皇子萧绎,梁武帝赐令瀛阮姓(当时阮姓较高贵),萧绎聪明,喜读书,令瀛管教很严,梁武帝很喜爱,后萧绎继位,即梁元帝。这时阮令瀛已去世,梁元帝追尊生母为文宣太后,追赠外祖父石灵宝为武康县侯。

皇后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后王喜姐(1564-1620)。到过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同志可能看到过定陵里面王喜姐的牌位和灵柩,王喜姐祖籍在今梨州街道茭湖上黄村。按辈份,王喜姐是黄宗羲的族姑,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书神宗皇后事》的文章。上黄都姓黄,当时为了躲避被征为勾军(明代补充军队制度,京师三大营缺员时调勾军补充),不少人改姓王,王喜姐的太公黄蕴改姓王了,但还是被征当了勾军,后这支部队调到北京补充三大营,王蕴因军功当了锦衣卫百户,就落户北京,万历六年(1578),皇帝16岁,到了大婚年龄,选“秀女”,王喜姐被选中,时年15岁,当了皇后,掌管后宫。王皇后心地宽厚,慈孝贤德,与太后相处很好,但并不快乐,因为没有生育孩子,而神宗宠爱郑贵妃,王喜姐被冷落,57岁去世。后与神宗合葬定陵。光宗继位后,尊谥称孝端皇后。相传王喜姐显贵后,曾来过上黄村看祖宗血脉之地。今去上黄村的路上有着衣亭、石面盆等遗迹。

四、是多个学派的学术研究中心

正因为余姚文教发达,硕儒名贤多,明清时期,余姚成了学术研究的重心,这话是著名学者余秋雨说的。余秋雨借用中医经络学说,说姚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经络中的一个关键穴位,是中国人文思想的重镇。余姚人文荟萃,是姚江学派、浙东学派、舜水学派的发源地。小小一个县,能出现三个学术学派,全国少见。简单介绍一下三个学派:

1.  姚江学派。王阳明继承、发展了陆九渊(江西抚州人)的“心即理”思想,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因为王阳明出生在姚江之滨,余姚又有不少王阳明的学生,为王学骨干,形成学派,世称“姚江学派”。王阳明的心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者是一个整体,致良知是核心。晚年王阳明把自己的心学思想归结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本,有善有恶是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学者李贽说:“阳明先生门徒遍天下。”他的学生以所在地分为浙中王门、南中王门、粤中王门、江右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泰州王门。中晚明时,阳明心学几乎统治学术界。

2.  浙东学派。因为主要成员在浙东,为了区别南宋浙东学派(即吕祖谦为主的金华派,陈亮为主的永康派,叶适为主的温州派),又称清浙东学派,又因为学派影响最大的是史学,亦称浙东史学派。浙东学派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气一元论”,政治思想是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民本思想,治学目的是“经世应务”(经世致用),为学途径是“先穷经而后求证于史”“明经通史,兼贯百科”,重视历史文献,地方资料的收集,尤其重视政治史、思想史的研究,着力表彰历史人物的气节和功业,治学特点是讲求真才实学,独立思考。

3.  舜水学。舜水学形成在日本。朱舜水名之瑜,抗清失败定居日本后,怀念故国故土,取号舜水(姚江又称舜水),日本人称舜水先生。8岁死父,随任南京神武营总兵的长兄朱启明去松江读书,被江苏学政举荐为“文武全才第一”,后抗清10余年,多次去日本、越南、暹罗(泰国)借兵,至60岁,清局势已稳定,抗清无望,最后第七次去日本长崎定居、讲学,后被江户藩主德川光国请到江户(东京)当宾师,继续讲学,直到去世,享年93岁。在日本讲学20多年,学生众多,影响很大,他的学术思想被日本学者称为“舜水学”,称为一种学派。

文献名邦

河姆渡遗址

文献名邦2

王阳明故居

文献名邦3

文献名邦石匾


领导要闻
·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恪尽职守齐抓共管 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奠定坚实的安全
·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水平
·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走出一条符合
·奚明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再出发再提升动员大会上强调 拉高标杆
· 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 推动“四送一增强”专项行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