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精神/ 2021/5/18 10:51:00

新时期余姚精神

崇文 崇德开明 开放创新 创优释义: 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一尚文重教、尚智好学的“崇文”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根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创造和谐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崇文,显示了余姚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反映了余姚人民重文化、重教育、重科技、重发展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建设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的要求。弘扬“崇文”精神,旨在传承和弘扬余姚尚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塑造和展现“文献名邦”的文明形象。崇文是余姚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余姚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被誉为“文献名邦”。从河姆渡遗址的史前文化,到严子陵、虞世南等名士为主体的汉唐文化,到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再到四明山根据地的革命文化,充分显示余姚优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余姚人历来崇尚文化,尚文重教乡风浓厚。从明代开始,讲学风气长存不衰,至清代姚江书院卓立,培养了大批人才。余姚文化遗产之众多、文化成果之丰硕、文化建设之兴盛,无不与尚文重教的情怀有关。崇文是余姚人民鲜明的价值取向。余姚人文中鲜明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余姚先贤思想学说的文化传承,如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创立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其倡导了真诚恻恒、学以致用、至善务实的价值理念;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创立的“经世实学”思想,其倡导了实用、实理、实功、实行的价值理念;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创立的“经世致用”思想,其倡导了工商皆本、学贵创新的价值理念等。先贤们的这些思想凝聚形成了余姚优秀历史文化的内核,长期以来影响和培育着余姚人民的价值取向。崇文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要求。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崇文”精神反映了和谐文化建设目标的要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弘扬“崇文”精神,就是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繁荣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先进文化大繁荣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崇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新时期余姚精神,是余姚人民素质的具体展现。弘扬“崇文”精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积极倡导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新思想、新理念,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挥文化的培育作用,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引导全社会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二以德为先、知行合一的“崇德”精神德,是人们处理论常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境界、高尚品质以及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崇德,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怀的重要方面,是余姚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弘扬“崇德”精神,就是弘扬明礼守信之德、友善和谐之德、创业奉献之德、修身自律之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增强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境界、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加强道德修养,形成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科学和谐的社会风尚。崇德是余姚优秀文化的传统。作为“文献名邦”的余姚,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了余姚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首先,“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广为流传。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不少文章里强调“扩大公无我之仁”,提出以“公”为核心的思想理论;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强调“天下为公,一切皆本公理”,倡导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社会影响甚广。其次,“以仁为本”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强调“良知人人皆有,良知之在人心”,提出“唯天下之诚,诚信能立天下之本”;王宗羲则强调“故平天下,必始于明德”的思想。余姚先贤们的这些崇德重义思想和至善务实的精神,一直对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高风亮节也一直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不断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崇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古人讲三不朽中“立德、立言、 立功”,以“立德”为先,说明“立德”乃是人之根本,道德是优化社会风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兴衰,关系到人民的福祸。弘扬“崇德”精神,就是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得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弘扬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弘扬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弘扬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使“崇德”精神为全社会知晓、理解、认同和实践,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崇德关键在于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弘扬“崇德”精神,就是在全社会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行为,进而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在新时期,要在全社会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全体市民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礼让宽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自尊自强的道德风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展现好人多、好事多的社会主流。弘扬“崇德”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自觉崇德,加强修养,用实际行动来印证余姚人的传统美德、体现时代风范。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三大气谦和、豁达理性的“开明”精神开明,是厚德载物、胸襟宽广,对不同意见和不同事物能包容海涵;开明,是气度不凡、求真务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与时俱进,对一切机遇和挑战都有深入思考和主动应对;开明,是虚怀若谷、通达事理,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满爱心,平等待人,顾全大局,有融合拓展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通达和政策的开明。在新时期,弘扬“开明”精神,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开拓进取,以更宽的胸怀和视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大的气魄和力度,积极投身于创业发展之中。“开明”精神体现余姚人民的胸襟博大。从余姚的优秀文化传统看,余姚人的开明体现的是一种包容、大气,一种明智、宽容,一种谦和、豁达,一种骨气、锐气,一种理性、务实。余姚社会的开明,首先植根于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先进观念的灌输、洗礼,同时又伴随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影响、感染。余姚坐落在富饶的宁绍平原,使得余姚文化既浸润吴越文化的影响,又经历了宁波海洋文化的感染,从而使余姚对外来事物有着吸收、兼容的情怀。这种情怀,体现了一种大度之气、一种和谐之风、一种融合共赢的精神。“开明”精神引领余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近些年余姚发展的轨迹证明,经济实力和活力,取决于开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开明开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外向强市、商贸活市战略,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使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二十强;区域发展活力日益凸现,城乡建设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深入实施政府“阳光工程”,扩大人民民主,深化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及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公示制度,充分利用市长电话、政府门户网站和《相约·沟通》电视访谈平台,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不断促进机关服务效能的提高,较好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明”精神重在进一步秉承弘扬。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必然要求人们以开明的思维和全球的眼光去谋求新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开明”精神,坚决破除思想的保守性、理念的陈旧性和思维的局限性,摈弃目光短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个性缺陷,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处事方式与和谐社会、开放社会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豁达、宽容的精神,坚持和衷共济,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氛围,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人民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想群众之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树立干净干事、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地动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四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开放,就是要有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要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开放是一种文明的气度。弘扬“开放”精神,是对余姚历史的总结和传承,体现了余姚人民自信豁达、雍容大度、海纳百川的思想品质,体现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众的鲜明个性。弘扬“开放”精神,就是要树立开放理念和兼容胸怀,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提升做世界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人文情怀。余姚有着开放的思想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人本思想解放上,如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创立的“致良知”哲学体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唤起了对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学说,对破除“上尊下卑”、“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体现在经济开放思想上,如王阳明提出的“四民(士农工商)皆平等”,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对人们解放思想、确立开放意识、发展工商实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余姚在明朝中叶开始就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地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中心地区之一。开放引领余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余姚飞速发展的20多年,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经验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勇于创新,从而赢得了发展先机。余姚的对外开放,体现在政治上开放,虚心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体现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开放使余姚日益融入全国市场体系之中,余姚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不少企业走出市外、国外,在更宽的经济舞台上寻求发展空间,从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近些年我市利用外资名列全省各县(市)第一,外贸出口列全省县(市)第五位,开放型经济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在对内对外开放的环境中,使余姚人的胸襟变得开阔了,愈来愈多的人告别了那种“小富则安”的心态,坚持“走出去”创业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累计兴办境外企业92家。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开放是余姚开拓未来、走在前列的动力。在新时期,还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断提高开放水平。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弘扬“开放”精神,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特别要让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精神素质不断适应开放的世界和全球竞争的需要。要进一步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努力打造国际性品牌;加强与国内先进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要素信息的合理流动与共享;加强社会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在更高层次上求得新的发展。要进一步提升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和人文情怀,在开放过程中努力将余姚优秀的文化、崇高的精神、先进的理念和文明的形象展示给世界。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五务实进取、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创造全新成果的行为和过程,以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办法、提出新思想、建立新机制为特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为载体,反映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确立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路,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环境,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打造创新型城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新是河姆渡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在河姆渡遗址丰富的遗存中,我们清楚地看出河姆渡先民强烈的创新精神,体现在骨耜的大量使用,使种植的土地迅速扩大,原始稻作很快形成规模;半楼式(干栏式)木屋的建造,克服了环境对人的诸多制约因素,人与环境得以和谐相处。同时,河姆渡先民发明的稻谷栽培、纺织、医药、乐器、杵臼、水井、舟楫、家畜驯养等,以及“双鸟舁日”为代表的璀璨艺术的创造,这些举世领先的发明创造堪称人类文明的辉煌,这是河姆渡先民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创新推进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经济和社会发展之路就是一条鲜明的创新之路。我市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积极谋求创新发展,使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体制优势日益显现;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创新平台,致力完善创新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余姚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全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分别由四年前的第20位、17位上升至第18位、12位。坚持创新推进品牌经济不断升级,至目前我市拥有的各级名牌产品数量已突破百个,国内专利授权达1500件,名牌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各县(市)前列。坚持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事实证明,敢不敢创新,会不会创新,影响着发展的进程,决定着事业的兴衰。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营造新优势、谋求新突破。首先要坚持理念创新,做到解放思想、敢想敢干、与时俱进。认真贯彻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鼓励发明的环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踊跃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的目标要求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具体行动,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鼓励和支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三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工业创新,深入实施发明专利、技术标准和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就业等聚集群发展。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着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新时期余姚精神解读之六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创优”精神创优,就是出名牌、精品,优秀、优质,追求卓越、一流。创优,既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余姚的具体体现,更是余姚优秀文化传统的延伸发展。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使争先进位、勇于攀登、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成为余姚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和支持岗位创优、单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同心协力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创优是余姚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余姚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优”精神。在今天,当我们对河姆渡文化深层透视的时候,对其鲜明的特质无不用创优一词来概括。河姆渡氏族于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稻作和家畜驯养的农业经济时代,比历史上记载的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的首例农业与畜牧业早1500年。一切证明,河姆渡先民的创优精神是矗立地球东方人类文明的丰碑。创优精神还体现在余姚文明史上很有影响的王阳明身上,他作为一代心学大师,为了“医国济世”创立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颇有经世致用的创优精神。还有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学说,开了民主思想和认识商品经济的先河,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胆和具有创新的见解;其创立的“取士八法”人才思想,同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东晋天文学家虞喜的《安天论》学说、元代医学家滑寿的《麻疹全书》、天文算学家黄炳垕的《五纬捷算》等著作,以及余姚历史上的青瓷器烧制等发明,都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成果,这方面都反映了余姚人杰地灵,先贤先民具有强烈的创优精神。创优成为余姚又好又快发展之源。在新时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看,“创优”精神已成为余姚人民精神素质的特征表现,成为富有时代特色和余姚特点的思想文化。余姚改革开放以来的生动实践,鲜明地体现在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全市创优上,推动余姚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功建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市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滨海产业园,在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极主动地接轨国际市场,开放型经济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九届举办“中国塑博会”,商贸核心区块优势日益显现;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领域创造九个“全国之乡”,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创建浙江省首批示范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创建活动富有成效,和谐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兴起,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优”精神成为余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活力之源。创优是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余姚,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依然需要弘扬“创优”精神,再创新的辉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使创优成为各个社会阶层的自觉行动,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繁荣的生动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内在机制,激发内在动力,大力倡导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在全社会形成善于创业、敢于创新、勇于创优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拥有财富,让更多的人创造一流业绩,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广大党员和干部要带头弘扬“创优”精神,努力成为创业的榜样、创新的能手、创优的标兵,为余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广开活力之源。

详情

余姚精神/ 2021/5/19 8:51:00

新时期余姚精神典范图例

一、崇文余姚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被誉为“文献名邦”从河姆渡遗址的史前文化,到严子陵、虞世南等名士为主体的汉唐文化,到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再到四明山根据地的革命文化,充分显示余姚优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二、崇德2012年,余姚市临山镇邵家丘村在全国率先试点“道德银行”,扬起一股孝善德治之风。如今,历时九年,不仅邵家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道德银行发源地”,这一做法也已推广至全国多地。从2002年开始至今,余姚先后创建成为首批省文明城市、首批省示范文明城市、首批省文明市。在2017年,余姚成功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也是宁波市首个荣膺此项荣誉的县(市、区)。2020年,余姚再度上榜全国文明城市。三、开明近些年余姚发展的轨迹证明,经济实力和活力,取决于开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开明开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余姚以融合共赢的态度,积极服务企业,提出“四送一增强”等对企三服务专项行动,有力助推企业发展。余姚目光长远,积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以舜宇光学、江丰电子、大丰实业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状态和强劲发展势头。四、开放秉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余姚紧跟改革开放步伐,陆续建立多个外商投资园区。如浙江远东工业城、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正大中泰农业产业园等。余姚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连年承办多项全国性商业展览会。如中国塑料博览会、中国机器人峰会等。与全国各地交流产业经验,合作共赢发展。五、创新余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鼓励发明的环境,孕育出一批具备高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江丰电子为例,其致力于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的国产化事业,经过14年的努力,江丰电子已填补国内这一“卡脖子”核心材料的空白,使我国告别了看国外“脸色”的日子。余姚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高成长型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位于余姚的浙江振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研制“物联网光纤传感”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六、创优余姚的创优精神自古一脉相承,余姚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优”精神。无论是河姆渡文化领先于世界的稻作和家畜驯养技术,还是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为了“医国济世”创立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颇有经世致用的创优精神。还有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学说,开了民主思想和认识商品经济的先河,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胆和具有创新的见解;其创立的“取士八法”人才思想,同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东晋天文学家虞喜的《安天论》学说、元代医学家滑寿的《麻疹全书》、天文算学家黄炳垕的《五纬捷算》等著作,以及余姚历史上的青瓷器烧制等发明,都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成果,这方面都反映了余姚人杰地灵,先贤先民具有强烈的创优精神。余姚秉持创新创优精神,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喜人,工业发展数据长期位居宁波前列,2019年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2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