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文脉/ 2021/5/19 8:51:00

姚江文化

姚江文化是余姚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明王守仁创立心学。因其出生余姚姚江之滨,又因初学者多为邑中之士,因而称为“姚江学派”,又王守仁号“阳明”,又称“阳明学派”。简称“心学”。学派主旨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就是认为事物之理取决于吾心之理。“吾心”宇宙万物的本源,心是宇宙之天渊。这是王守仁继承陆象山之学而加以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与朱熹学说的“论先后,知为先”这一说相颉顽。王守仁的“致良知”是他的哲学核心,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人入井,自然知恻隐。“致良知”即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求每人通过反求内心,消绝人欲修养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王守仁的良知并非知识的标准,而是判断善恶、道德的标准。即以“致良知”为认识和实行封建道德途径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王学以反传统面目,冲击着当时被封建统治者定于一尊的程朱理学,给僵化的思想界注入活力,对后来明清启蒙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王学后来分为七派,余姚子弟徐爱、钱德洪、孙应奎、闻人诠等属“浙中派”。 浙东史学派简称浙东学派,为区别南宋浙东学派,也称清代浙东学派。学派理论奠基人和创始人是余姚黄宗羲,其他主要人物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黄宗炎、黄宗含、黄百家、章学诚、邵晋涵均为浙籍人士。他们一般主治学先穷经而求证于史,并提出“六经皆史”等命题,倡导一种研究史料,而通经致用的风气。 此外,余姚馆藏地方文献丰富。余姚五桂楼为清邑人黄澄量私人藏书楼,在梁弄镇。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建,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原藏书为6万余卷。1955大部分为省图书馆提去,仅存古籍9993册。余姚第二个藏书楼为“余姚梨洲文献馆”,位于城区龙泉山中天阁。1952年余姚县土改时,把余姚县地主乡绅家里存书,集成建立,有书籍26000册。大部分为经、史、子集、家谱、宗谱,并有名家字画300幅。余姚市馆藏地方文献,大多藏于梨洲文献馆,有992种近3000册。市图书馆次之,市档案馆也有部分收藏。馆藏其他文献,古籍书多藏于五桂楼,按经史子集四部分分类入藏,经史占其中2/3,大多数为清刻本,少数为明刻本。余姚市图书馆最大馆藏文献为1500册彩印本《四库全书》。

详情

余姚文脉/ 2021/5/19 8:51:00

阳明文化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他所创立的阳明学是“心学”的最高范畴,冲破了旧的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占有重要地位,也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东方儒学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道路,也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伟大的精神世界已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王阳明一生既为官,又倡学,文治武功,勋业卓著,堪称一代名臣、学界巨擎,受到后人的极大推崇和广泛颂扬。清代王士禛赞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确立和完善了“心学“体系。使之崛起于海内,风行于天下,成为明中晚期的主流思想和晚清维新派的思想武器,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阳明先生的人格、学识、风范一直受到故乡人民的崇仰,而使阳明学在余姚流传不绝。在清代全国阳明学日趋式微的时代背景下,志倡良知的余姚阳明学传人先后创建了姚江书院和龙山书院,着力传承、弘扬阳明学说,延续了“姚江一灯”,在阳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日益解放,阳明学研究再度兴起,阳明学的现代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作为王阳明的故乡,余姚通过修复开放王阳明故居、阳明先生讲学处等阳明史迹;组织举办国际王阳明学术思想研讨会;自编姚剧《王阳明》赴各位演出;投资拍摄纪录片《王阳明》;鼓励民间团体深入研究阳明学;普及良知教育等举措,着力阐发、传承、弘扬阳明学说,充分汲取阳明学说的思想理论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寻找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在余姚的阳明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新时期余姚阳明学传人在秉承古代余姚阳明学传人的精神基础上,再续“姚江一灯”的积极探索表现,极大地推动国际阳明学的研究和传播,扩大王阳明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同步提升余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知名度,让世界了解余姚,让余姚走向世界。

详情

余姚文脉/ 2021/5/19 8:51:00

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东区委位于梁弄镇南3公里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横坎头村。现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宁波首批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3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创建和发展浙东抗日根据地,加强对浙东人民抗日斗争的领导。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在慈北宓家埭成立后,区党委适时提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开始进军四明山区。1943年4月23日梁弄解放后,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梁弄横坎头村。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浙东区党委领导浙东广大军民,与日伪顽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辉煌战绩,部队从900余人发展壮大到10000余人,为抗日战争谱写光辉篇章,成为全国十九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为清末木结构民居。正楼七间,左右翼楼与正楼以檐廊通连,各为二开间,中间为鹅卵石铺砌的庭院,四周围以高墙,并筑有高大的马头风火山墙。门窗风格较为独特,除花格门窗外,还有图案寓意吉祥、充满生活情趣的石窗。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东区委机关设于此,堪称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南翼楼西面为大门,进口处竖立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草书大理石碑,字体古朴庄重。檐下悬挂原公安部长王芳手书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匾额。馆内共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面内容,共陈列历史照片162幅,图表39张,各类革命文物261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既洋溢着清代浙东民居建筑的浓厚特色,更因其陈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以及蕴含的革命内涵而成为:诠释那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敌伪顽斗争岁月的“纪念碑”。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西北50米处有一幢清末民宅,系浙东革命根据地的金融机构浙东银行和新闻机构新浙东报社旧址。反抗经济封锁促进根据地经济的抗币和激励广大军民投入到革命事业来的新浙东报都出自这儿。现在,大门墙内尚存当年绘制的象征革命政权的大红五星一个。出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往东10米处的一幢两层楼房曾经是根据地领导人谭启龙和何克希的住处。在中共浙东区委西南80米处的一幢清末民宅则为浙东革命抗日民主政权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教导大队旧大队旧址的墙壁上尚存当年由战土们绘制的反映革命生活和志向的七幅漫画。在离横坎头村的一公里的宣家塔村有鲁迅学院浙东分院。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有关部门在旧址建立了“四明山革命纪念馆”,后更名为“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纪念馆陈列已经过多次更新,并对馆舍、场地及附属设施进行了扩建。每年的清明时节及五一、七一期间大批的瞻仰者纷至沓来,缅怀英烈的伟绩,开展思想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达25万人次。成为浙东地区乃至整个浙江省最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之一。   余姚市十分重视中共浙东区委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历年来已投入近80万元用以旧址的整修和纪念馆陈列设施的改善,充分利用基地本身的政治优势,积极促进基地功能的有效发挥。每年伊始,纪念馆都会向邻近县(市)发放联系函,邀请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中小学师生来纪念馆参观游览,发挥纪念馆在“红色旅游”、党团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详情

余姚文脉/ 2021/5/19 8:51:00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其大量出土文物证明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引起国内外轰动。该遗址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筑由浙江省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1992年12月落成。馆舍由6幢单体建筑组成,相互间用连廊衔接,建筑结构采用架空基座的“干栏式”形式,以体现河姆渡先民的居住特征;人字形坡屋面上设置5~7组交叉构件,象征7000年前卓越的榫卯木作技术,整座建筑造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表现先民爱鸟、崇鸟的习俗。2008年7月1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部陈列全面改造。展览内容由河姆渡遗址扩展到河姆渡文化,文物展品299件,其中珍贵文物272件,文字版面14块,图片版面23块,照片65张。分四个展厅六个部分,第一展厅“前言”介绍河姆渡文化分布、地层堆积和发现意义等总体情况,“创海桑田”反映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第二展厅“日出而作”展现获取食物资源途径和生产劳动方式;第三展厅“湖畔人家”展示饮食、建筑、纺织、交通等衣食住行样貌;第四展厅“心灵之声”介绍宗教信仰和原始艺术,“河姆渡猜想”罗列考古发掘情况和研究中还存在的疑惑。内容设计以讲述远古先民生活为主线,全面展示7000年前先民生产生活内容和精神面貌,突出河姆渡先民在农业、建筑、制陶、纺织、交通、髹漆、音乐和艺术等方面为人类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该陈列获“浙江省2010年度陈列展览十大精品”荣誉,入围“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复原7000年前古村落,占地2.3万平方米,主要内容为重建2630平方米考古发掘干栏式建筑和木构水井遗迹,复原5幢共1100平方米干栏式建筑,复原建筑内布置雕刻、纺织、编结、炊煮和骨器工具制作等生活场景,立耜耕、哺育、翱翔、天籁、锦绣等雕塑,再现建筑、制陶、稻谷脱壳、渔猎等场景,以考古发现树种为绿化基础,原始氛围浓烈。河姆渡遗址原始生态园复原古环境地理风貌,占地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设目标是复原依山傍水、沼泽湿地的先民生活环境,成为现代人体验河姆渡文化内涵,享受平静、优雅大自然环境的休闲场所。现园内绿树成荫,芦苇成荡,鸟类成群,野生小动物穿梭其间,古朴野趣,已初现原始风貌。田螺山遗址现场馆建立在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之上,保留考古发现遗迹。位于三七市镇相岙村,2007年6月20日对外开放。占地2万平方米,陈列室300平方米,展出田螺山遗址出土器物110件,发掘现场保护棚3800平方米,保留各个层面重要遗迹,实施边发掘、边研究、边保护、边展示方式,使人直观河姆渡文化遗迹,更感性地了解河姆渡文化,填补河姆渡遗址真实考古发掘现场缺失的遗憾。

详情